美国互联网企业的全球化最大挑战是心态
我们以前有个思维误区,认为美国的互联网巨头,天然是面向全球化研发,面向全球化拓展,天然认为好的产品,是可以全球化的。虽然说 Google 和 Facebook 依然牢牢把持着世界各国互联网(除了少数几个国家)之外的优势地位,但是如果认真的去看看一些排行数据和一些市场行为,必须承认一个现象,美国互联网巨头已经不是包打天下,并不能在任何市场轻易的获得领先地位了。
- 1、互联网从美国开始,美国的先发优势太大,他们已经做得非常成熟非常发达的时候,各国各地的本地互联网才开始萌芽,人才匮乏,资金匮乏,所以,无法构成竞争。
- 2、大部分国家和地区,都缺乏足够的互联网研发人才,特别是一些有一定技术含量的互联网产品,比如搜索引擎,比如大型社交网络和通讯软件,比如有一定复杂程度和规模的电商平台等。在缺乏本地人才的前提下,很多本地需求被压制,他们选择美国互联网巨头的产品,不是因为这些产品对他们最合适,而是因为他们没有其他选择。
- 3、由于很多国家和地区的市场空间小,市场容量有限,所以同等研发成本下,满足主要市场的需求肯定是效率最优的选择。在这种情况下,很多小国家,小地区的市场需求根本不会得到互联网巨头任何重视。
以上,是美国互联网巨头,在早期,横扫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真正原因。根本不是因为他们产品符合大部分国家,而是大部分国家根本没有选择。
但最近这些年,新的变化产生了。
- 1、移动互联网,美国先发优势没有那么大。很简单一个对比,中国的移动互联网其实起步还是比美国晚一点,但现在在很多应用场景的普及率和先进性上,已经可以说胜过美国。
- 2、互联网研发技术的成熟度较高,各种公开技术方案都比较成型,一些小地区,小市场的研发差距和美国没有以前那么大,更何况小地区,小市场的研发复杂度也没有美国,中国那么高。
- 3、当大市场的竞争残酷化,白热化的时候;研发投入到大市场,所遇到的竞争激烈程度远远大于满足小市场的需求,在这种情况下,考虑到成功率因素,小市场回报效率有望超越大市场。
比如:新加坡最大的电商平台是本地的 Qoo10,而不是 Amazon/eBay,甚至不是 Lazada;东南亚最大的打车软件是 GrabTaxi,而不是 Uber。越南最大的即时通讯是 Zalo,日本的是 Line。中东地区最大的打车平台是 Careem,最大的母婴电商是 MumzWorld。非洲最大的电商是 Kilimall。
因为这样的全球化误区,美国的企业以及从业者以为一套产品可以包打天下,然后在全球的运营策略就是流量思维,以为只要获取流量就可以获得市场。但是在中国市场,为什么这套方法不成功了?那是因为中国具有自己的研发能力,能够满足自己的诉求,所以才有自己不同的选择。
很多美国企业并没有真正认识中国市场,中国在近十年的互联网发展是弯道超车的,可以说中国在生活应用层面的互联网已经是世界领先的地位,而美国已经落后却不自知。比如微信支付、支付宝,直接跳过了西方国家的信用卡阶段。
在中国衣食住行都有丰富的互联网应用来满足用户需求,只需要一个部手机,在中国就可以完成 95% 以上的生活事务的处理。而处理这些生活事务的效率也是美国不能想象的。
当一家互联网企业准备全球化发展的时候,代表着要从一个产品里细分出一群新的用户群体,如果用几乎无差别的功能去满足这群用户,最终几乎都以失败告终。如果试图打开全球其他国家的市场,但又没有针对这类新市场用户提供差异化服务的产品,可能运营起来会非常的艰难,很可能在面对本土化竞争的时候,无任何竞争优势。
lzcredit
2020年1月17日 16:25
模板很简洁
小月雨田
2019年10月27日 21:59
事实上,美国互联网企业从来就没有占领过中国市场。在中国市场败走的美国互联网企业,太多了eBay、MySpace、MSN、谷歌……不熟悉互联网市场的人,或许会归咎于并墙,可实际上,没有墙的时候,美国互联网企业进入国内市场就被国内互联网企业压着打……
lzcredit
2019年5月15日 11:32
网站模板很好,谢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