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的一些思考

作者: 唐杰 分类: 职场人生 发布时间: 2012-05-10 10:46

好久没有更新博客了,最近很忙,但是忙的很乱,传一封写的邮件吧,我正在努力工作模式的改革,无论成功与否,我都会再写一篇后续文章。

邮件正文:

移动互联网改变了很多,也创造了很多,其中包括产品经理,因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而驱动了产品经理这个职位的快速普及,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接受这个新职位的概念定位,开始将项目细分为各个产品,分由各个产品经理管理,专项专职。

同时移动互联网还变革了传统网络产品的迭代节奏,因此,一个拖上个把月才有一次版本更新的产品,基本是达不到移动产品的迭代节奏的 。迭代速度的提升未必是好事,但是慢的速度肯定有较多的负面影响。一个需要长期作战的项目,由于周期比较长,没有完善的流程、规范和监督,那么在执行当中会逐渐的弱化,而人性是懒惰的,在弱化中的结果很可能是失败。

我们团队的性质是创业型的,虽然比创业者多一些养分供给,但是我们本质还是创业型,这些“养分供给”本是为我们提供更好的后备力量和动力激励,能够让我们无忧的向前冲。但是由于慢的迭代速度让我们在没有规律的节奏中渐渐丧失动力,让本该拥有激情活力的团队变的混混沌沌,渐渐的我们陷入了“为了完成版本迭代而迭代”,仅为了完成某件事而做某件事,没有多余的思考和挖掘更深层次的工作需求。

由于充足的养分供给,我们没有了各方面的压力,在这缓慢且又祥和的工作氛围中,开始出现了职位注意力分散,工作中的资源积累流失,无法奠基良好的工作节奏。随之也出现了工作内容混乱,大家每天都很忙,但是不知道忙什么,而在忙的过程中没有明显提升效率,却在渐渐的降低了效率。

于是,我开始思考,问题出在哪里? 下面的疑问是不是我们的问题?

1、产品浮肿,功能越来越多,随之而来的是问题越来越多,并且是重要的细节问题。

2、迭代步伐太大,每次大跳跃。步子大了导致无法有效的任务管理,导致任务执行中这做点、那做点,最后到截止日期时发现这缺个页面、那少个切图。

3、任务分散管理,导致压力和集中力的分散。同时在任务整合时没有统一的目标管理,导致出现:“这个已经做了,改改的加上吧”。

4、混乱的工作安排,导致一会非常忙,一会非常闲。

5、流程和规范永远停留在口号上。

对于以上五个问题和一些创业型团队的成功案例的综合思考,为什么别人的团队三五六个人能够做出优秀的产品,而我们有良好的条件和人力,为什么还停滞不前?

今天上午本想和XX聊聊的,但是却只聊了不到1分钟,虽然短短的不到1分钟,但是他提了一个小疑问,而这个疑问被我之前忽略了,这就说明,我们很多的想法仅仅停留在了主观分析中,市场是否会接受,我们不清楚,用户是否喜欢,我们也不清楚,加上我们执行速度缓慢和没有完善的数据统计,很多时候是盲人找路。

XXX是我们主要产品,但却不是我们产品线规划中的唯一产品,由于这条主线的影响,我们正渐渐的变成类似Web领域的网站建设公司。服务XXX是为了赢利生存,但是要想往我们的标语(XXX)的目标发展,我们还需要偏向用户,而通过XXX一个产品是不行的,我们需要更多的试验品,需要将想法变成演示,将演示变成真正的产品,然后向用户或市场获得反馈,从而改进和完善。

基于这些的思考,我想尝试另一种产品及版本迭代方式。

1、版本号分内部和外部。内部版本号是为了提升任务管理和快速迭代,每次一小步,这样还可以方便有针对性的测试。外部版本号是正式对外发布的版本。

2、扩张产品线,一个产品只解决一个问题,一个产品强化一个竞争点。

3、独立一个产品小组,分别由一个设计、一个前端技术、一个后台技术,组成产品小组,坐到一起,只负责新产品的研发,快速迭代并推向市场。
(前端研发平台,后台维护数据,后台主要是数据维护、数据库优化、数据源监控、前端接口调试)
(我想重点试验小组制工作,形成一个良好的工作节奏,保持小组成员的工作串联性,以此提升效率。)
(小组是我们新产品研发动力组,同时也是我们布局移动互联网的产品线核心成员,小组成员的工作更加专注,研究的方向也会专注,从而才能获得更多有价值的积累。)

4、完善反馈通道及数据统计。

5、专项专职,更加深入的实践任务管理、目标管理、时间管理。

移动互联网的生态环境决定了移动产品的设计要快、准确、并且多发布,只有在迭代中才能获得更多反馈,才能不断的完善。同时移动互联网的产品特点就是一个产品只解决一个问题,因此移动互联网产品要比互联网产品更加细分,更加专注。

无论是流程或者规范,还是产品,都有一个同样的道理,在行动中完善,没有一步到位的事,关键是迈出第一步。也许流程和规范不完善,但是不要排斥,获得反馈并执行,在行动中完善。也许产品没有商业模式,但是如果有用户市场,那么就适合尝试,用户基数将影响我们以后新产品的推广,拥有用户基数的应用也是投资人喜欢的。

最后,没有杀手锏创意,我们能想到的,竞争对手也能想到,同时竞争对手也能模仿。技术可以学习,交互可以改良,唯独执行力学不来,所以竞争的就是执行力,谁能提升效率,谁就能赢。

执行力的背后是推动力,关于推动力,当面交流。

用文字写出来是怕当面沟通思绪会被打乱,所以决定写,用文字也有一个好处,可以更加清晰的梳理思路。

让我们一起来努力改善和提升效率。

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,请随意赞赏。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!

3 条评论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