万能的产品策划公式
在前段时间,我在博客上分享了一篇《我的产品思维逻辑》的文章,简单的介绍了我的万物皆有逻辑的世界观。我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,实际意义上就是人类不断定义逻辑的公式以计算出结果。无论是科学还是技术,都是没有完全凭空冒出来的发现或创新,都是基于已有的认识,通过公式演变,推算出新结果/新结论。
既然万物都有逻辑,那么产品策划自然也是有逻辑和公式的,对于产品新人来说,可能由于知识和经验的不足,没办法架起逻辑公式,所以在产品策划当中就会非常的头疼,不知道如何下手。今天我就推荐一个产品策划的小技巧,给大家分享一下如何用定义推演产品的策划,架起一个小小的逻辑公式。
在我们想到产品策划的时候,往往脑海里一下子就会跳到全局性的思考上,这样就会让自己的思维变成一团糨糊,非常不利于产品策划的思考。我的技巧就是将命题作文转变成填空选择题,这样就能自然的让产品策划架起一个框架,我们只要像积木一样在框架里寻找灵感。
由于这篇文章是在机场候机的时候写的,通过观察周围的旅客,一下子就想到了行李箱这个题材,虽然这不是互联网产品,但是产品策划的思路是相通的,所以我就以行李箱的发展历史做一个产品策划的例子。
如果你看过以民国时期为背景的电视剧,那你一定知道,那个时候的行李箱只是一个可以手提到着的箱子,还不像我们现在常见的带轮子的行李箱,那么在行李箱产品创新的时候,行李箱的产品经理是怎样挖掘需求,改革产品的呢?
对于这样的一个产品,当Boss发起这个项目的时候,往往很多人会从时尚的角度去改良行李箱,比如不用木制的,改用皮革,比如色彩更多样化。在这样一个领域当中,就算你调研用户,也不一定能获得创新性信息,因为用户已经潜意识里认为行李箱就应该是这样的,当你调研的时候,往往他们提出的反馈会偏向于时尚和轻重量。这就像WhatsApp产品,在创建之前,人们认为发短信就是应该通过运营商,就算对服务不满,提供的反馈也只是希望其他运营商的短信费或套餐比另一家便宜,完全不会提出新通道的想法。
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,我们怎样挖掘需求,策划新产品呢?这里我画了一张行李箱的策划过程图,为大家示意了一个策划流程,见下图:
首先告诉你,一句话或一个词的产品定位,只是营销宣传的口号,不是产品的固有形态,我们需要对产品的属性、用户群体、使用场景进行细化定义,还原产品的本质。
通过第一层到第二层的定义,我们知道了行李箱就是大众人群在出行中携带的一个物体,如果将这个概念交给用户的时候,他出行需要携带一个物体,那么此时的体会就完全不是对行李箱那样了。通过这个概念的调研,我们从众多反馈中,分析得出两个普遍的用户困惑,携带物体太累(体力消耗)、太麻烦(无时无刻要保证不丢失,存放不能随意)。在这个时候,我们的逻辑公式已经架起来了,在这个框架中,我们只要寻找两点,分别是寻找移动物体但轻体力的产品,以及寻找便于存放的规格尺寸数据。
当我们把这些东西都找到并研究一遍之后,我们就开始进行产品原型的设计了,结合UE和UI的知识,将解决方案的元素融合进产品中,形成新产品。新产品推出市场后,我们通过自身使用、数据跟踪、用户分析等等因素,再不断的迭代完善,于是就有了产品进化。
使用这样的框架积木,是不是产品策划就容易很多了?对于互联网产品也同样如此,例如WhatsApp也是这样的逻辑公式、这样的演变过程。
逻辑公式的原理就是对你的思考过程做一个结构化的规整,避免发散性思维让你不知所措。简单的产品公式就是加减乘除,当我们积累到一定阶段之后,我们就可以思考的更多,比如更复杂的函数公式。
曹春龙
2015年7月26日 22:10
那么说实话,产品设计时要时刻用户需求,我自己总结出的一套逻辑公式是:了解用户所有使用场景的使用目的;分析出用户真正的需求;设计解决方案模型;验证用户对模型的使用流程和产生的问题、困惑;再度确定用户核心体验需求、优化模型;结合UE和UI完成最终产品原型。例如行李箱其实是为了方便转移或者存放物品,那么此时提供一个带有GPS功能的托运服务是否则能解决相应的问题,这都需要去验证。
智能便携式行李
2015年7月9日 18:53
作者这个想法比较透切,可能有几点没有想到。行李箱完全可以智能化,行李箱不一定只提供装载。甚至还可以为我们提供各种服务,比如充电,自动称重等功能。不过作者有几点还是比较可以欣赏的,就是你注意到这个传统产品带来的不方便,想改良这个产品!而且你的想法比Bluesmart早几个月!对了,有兴趣的可以点击我的名字,进去看看智能行李——Bluesmart
庭武
2014年10月15日 17:52
已拜读
li_健财
2014年8月17日 10:14
学习了,分析得真的很好啊。一句话定位是宣传给人看的,但作为产品策划者很需要清楚知道“属性、用户、使用场景”,还原产品的本质
DT
2014年5月9日 11:50
我之前在搜狐UED写的《设计之下》里面看到这样一种策划公式:“用户/使用工具/通过什么样的动作/达成什么样的目的/在什么环境里完成的”,这样或许更容易理解更容易拆分,相对于文章中的案例可以这样理解:“人们/使用装行李的工具/通过提或拉或拽/把行李移动到想要去的地方/在行走中,住所存放处。。。”
七夜
2014年5月23日 17:03
闹钟:智能手机用户/通过使用提醒软件/通过设置/达到提醒自己注意事情的目的/在有智能手机及wifi环境下
诸葛小觉
2014年5月6日 09:34
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,第一次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
lanyue
2014年7月25日 16:53
学习了
le
2014年5月3日 10:19
不错,值得借鉴。